中国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应用了计算机预测模型,这会在未来20年内大幅提高中国心血管事件的预测率。但作者指出如果强化型防治战略得到贯彻的话,这种流行趋势可以被扭转。
发表在2010年5月4日循环杂志上的研究:心血管的质量和预后,是由Andrew Moran博士(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领导的小组所进行的。他们解释说,众所周知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会导致未来几年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率的增高,但独立和联合风险因素在未来中国心血管疾病上的相对效应还没有被详细的量化过。他们应用包括InterASIA在内的一些研究数据,来估计风险因素与冠心病/脑卒中事件的均值以及他们之间的比例,然后应用计算机模型模拟预期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在2010年至2030年间所产生的影响。
他们分析预测2010年到2030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增加会>50%,如果风险因素状况持续目前的水平,预期会发生超过2亿一千万例心血管事件和8千万例心血管相关死亡。超过14%的增加预期是基于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加的原因,也基于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等不良因素。
作者计算出吸烟人口的减少只能部分抵消这些不良结果。但他们指出强化防御战略能避免未来心脏疾病的流行。例如,到2020年更积极的烟草控制政策能减少20%的主动吸烟人群;尽管有其他不利的风险因素,到2030年中国人的总死亡率会降低10%。“烟草重税政策能挽救几百万的生命,并能提高政府收入,减少工业和烟草农民的损失。” 即使总胆固醇高和糖尿病患者增加了,且吸烟的流行情况与2000水平相当,但如果收缩压降低3.6mmHg,男性及女性心血管和非心血管死亡率就能降低。“全民防范风险政策,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筛查,地方风险因素防治成功成比例增加,治疗计划被纳入中国卫生体制改革中。在未来20年里,即使其他不利的风险因素持续存在,全国针对烟草的积极控制政策或者降低血压也能挽救2亿9千万到5亿7千万的生命。”他们总结道。
但随附的评论中,Sidney Smith 博士(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和Zhi-Jie Zheng博士(贝塞斯达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指出在中国预期的30%—40%的心血管事件不能归因于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的增加。他们认为其他影响因素还有空气污染和城市化影响例如运动的减少、膳食结构改变、压力。
研究人员指出并不是只有中国面临这样的挑战。在所有经历疾病流行病学变化的中低收入国家中,心血管疾病和相关风险因素的发生都在快速增长。评论撰写者们建议,有效的降低心血管死亡率不仅需要政府积极制定全民防治政策,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齐心协力保护环境促进心血管健康,并积极主动的去实施防治政策。他们补充说,这些项目可以与中央政府最近宣布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相结合,这项改革承诺可以为13亿公民提供全民医疗健康保障。“我们希望中国能迎接这个挑战并取得成功。如果能够成功,他们会作为世界上大多数目前正面临心血管疾病大